图书介绍
神秘之鸟回归咸卤大地,百年深井凿开川蜀盐史。
川盐济楚、清末民变、盐务稽核、抗战盐兴,跌宕起伏的历史和风俗画卷一一展开。
小说以抗战初期盐务总办缪剑霜在茶馆听老人讲述怀家三代与一只斑鸠的传奇展开——怀家三代为开凿一口大井而面对频繁降临的灾难……
本书将浓郁的诗性和独特的视角融汇在跌宕起伏的历史叙事之中,勾勒出了大时代下的人物命运,其中的玄机、情节、场景和人物呈现出了一幅幅艰难曲折的生存图景,构成了一个从清朝咸丰年间到民国抗战时期关于川盐的故事,也是舌尖上足够品味的一段历史。
作者介绍:
龚静染,1967年冬生,现居四川成都。在千年盐镇乐山五通桥度过了童年时代,对盐卤的特殊气息魂牵梦绕,遍访各地盐场,流连于盐井的兴废,聆听老盐工讲述陈年往事。著有文化随笔《小城之远》《过客:1938—1949年的乐山往事》等。
精彩试读
(一)
桥镇出盐是因为一只斑鸠。
这件事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就是现在的桥镇人看来也近乎于荒谬,他们会说那只是小说中的情节,小说中的东西谁又会当真呢?但请相信我,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当你读完下面漫长的文字的时候,你就会相信自然的奇妙。而我之所以要说出这句话,其实是为了说说这句话中的三个词,它们分别是桥镇、盐、斑鸠。
桥镇位于川西南,是个典型的水镇,境内河道交错,水面上船只穿梭不息,但河中最多的是盐船;桥镇是个远近闻名的盐镇,井架远近林立,蔚为壮观。那些井架是专门用来从盐井中提卤的装备,用木头一截一截地搭建而上,形成塔状,有些高达数十丈,直刺蓝天。在桥镇像这样的井架有成百上千,每一个井架下都是一口深深的盐井,盐卤从地层中提取出来,通过熬制就变成了白白的盐。
这就说到了第二个词:盐。字典里关于它的解释很简单,就是一种咸的物质,但柴米油盐的盐跟字典上的盐是有区别的,盐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不能缺少盐。这个事情还可以找出佐证来,据说古人天真烂漫,他们把盐当糖一样来吃,没事就嚼盐粒,嚼得有滋有味,但这样一嚼的结果是嚼出了历史。然后就说到了斑鸠。其实,历史对斑鸠而言是不存在的,虽然斑鸠飞行的时候翅膀略呈弧形,跟天空保持了某种平行的关系。但下面讲的故事却有些离奇,说明斑鸠在历史的某个片段中曾身陷其中,并让那段历史迷雾重重,当然那是只很久以前的斑鸠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有只斑鸠飞过桥镇的山坡时,突然头一栽,就掉了下来。捡到斑鸠的孩子心想白捡了块肉,搭上几根枯枝,就可以美美地打回牙祭。桥镇上有句谚语,叫“鸠四两,鸽半斤,麻雀二两不用称”。第二天,孩子又到山坡上割草,割着割着,突然,他身边不远的地方又有一只斑鸠掉了下来。他拨弄着斑鸠褐色的羽毛,光亮柔滑,身上并没有带伤,心里便嘀咕,没有人把它打下来呀。
下山的时候,孩子看到天很快就阴了下来,一块乌云正好罩在他的头上。孩子背着半背篼草就回了家。牛槽在屋子的背后,去倒草要走过一道土墙,就在这时孩子又看见山上的那朵乌云,而乌云下飞过了一只斑鸠,他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孩子第二天没有敢去那个山坡。过了几天,又有个孩子到了那个山坡去割草,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埋着头干活,他想的是得为牛多割些草,因为犁田插秧的时节已经来了。他的刀是那样利落,嚓嚓嚓,声音均匀而清脆,那些五颜六色的小花朵也被割进了他的背篓里。突然,空中掉下了堆粪,啪地落在他的头上。孩子气急败坏地望着天空,但鸟照样在天上飞来飞去,甚至叫出的声音有点像在取笑他。孩子想,如果手里有把弹弓,嘣的一下,翅膀就变成了张烂纸。这样一想,他就没有那么生气了。其实是鸟已经飞走了。他顺手抓了把草擦头顶上的鸟粪。
又开始埋头割草。割着割着就忘了鸟粪的事,也越割越起劲,草脆脆的,镰刀下发出嚓嚓嚓的声音。这时候,空中又掉下了什么,他愤怒地立起身子,回头一看,结果发现的不是鸟粪,而是只麻雀。
从那以后,桥镇的小孩们都喜欢往山坡上跑,他们都知道山上有个秘密,常常要掉下些好东西,在割草、采野果,甚至闭上眼睛打瞌睡的时候,就能捡到各种各样的鸟,斑鸠、麻雀、布谷、黄莺、野鸽、鹞子……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