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书推荐|《从偏见到仇恨》: 每一个关注热点、关爱民生的人,都可以从中了解更真实的世界
这本书会告诉我们,从生物起源的角度,偏见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人类免于遭受生命的威胁,于是从基因层面,我们筛选出某些特征作为记忆点,让某些偏见在危机时刻成为保护我们的盔甲。
图书介绍
我们如何理解仇恨?偏见到仇恨之间有多远的距离?
全世界范围内恶性事件频发,从言论到行动,那些极端主义者肆意宣泄自己的愤懑,对他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是什么激发他们心生恶念,又是什么促使他们将恶意付诸行动?
作为一名专业的犯罪学家,也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作者对仇恨犯罪有着20年的深入研究,在这本书里,他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实验数据,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犯罪学的角度,深入挖掘了偏见和仇恨形成的深层原因,深度剖析了偏见和仇恨交集的“临界点”和 “引爆点”,为我们阐释了偏见思想如何演变为仇恨行为,触发事件又是如何影响仇恨的消长,网络如何激化仇恨暴力行为的增长,如何分析及有效地预防等,让读者深入了解极端社会事件背后的逻辑,理解人类的心理发展路径,学会从自身角度进行反思,从情绪端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降低负面情绪可能带来的伤害。
精彩试读
序言
我们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偏好,对与自己相似的人,我们会惺惺相惜。这种类聚特征不仅在人类身上十分常见,在其他物种身上也颇为寻常。在人类远古的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早就进化出了这种特质,以确保自己的族群繁衍生息,并和他人建立起紧密的纽带关系,促进信任与合作,这对早期人类的生存而言至关重要。尽管当今人类的生存压力已不同以往,但我们还是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人类倾向于偏袒自己群体中的人,而不是外部群体中的人。
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可以从人类大脑中观察到这种特质所带来的可能性后果。以前,医生们只有敲开人的脑壳才能一窥头盖骨下的秘密,如今,这种原始的方法已成为历史。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可以识别大脑肿瘤存在的扫描技术,现在正被用于生成大脑的三维图像,显示大脑对外部刺激(如照片)的实时反应。在某些条件下,我们对“我们”的偏爱会转变成对“他们” 的习得性厌恶。人们已经通过技术发现了人类大脑中涉及这一过程的信号。
为了研究大脑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心理学家考察了幼儿之间的交流方式,随后发现,成年人对其他群体的看法,对那些几乎完全没有社会化的幼儿来说,基本没有影响。通过观察儿童玩耍的行为,人们发现是进化在起作用。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就认识到了群体的存在,并且会形成偏好。在两个群体当中,人们通常会偏好其中的一个。
学龄后儿童之间的互动是发生社会环境中的,那要比儿童乐园复杂得多。从10岁左右开始,儿童的判断力便会空前地提高,这意味着他们开始了解社会是如何按照等级分层的。竞争似乎无处不在,并会引发互动中的每一个开端和转折,开始左右儿童之间的游戏和更加普遍的行为。孩子们仍然十分重视自己的内群体身份,比如谁属于自己的群体,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敏锐地识别出谁不属于自己的群体。这个时候,儿童对内群体的偏好可能就会开始成为一颗种子,最终会变成对外群体的偏见,即便外群体是由与内群体成员高度相似的个体组成的。
青春期的人们,往往会将对其他群体的负面想法转化成极其有害的行为。针对外群体成员的偏见和仇恨可能在这个时期开始变得根深蒂固。偏见的激化并非不可避免,但是,倘若处理不当,仇恨则可能成为常态。我们的内心都存在偏见的萌芽,但是它在一系列特定的外部条件之下才会变成偏见。促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人们在童年时期受到保护、不受其害, 却在成年早期不堪重压、深受其害的事情。
好消息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学会了压制偏见。一些研究人员指出,人类的“文明进程”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带着偏见进行思考时会感到羞愧。
(节选自《从偏见到仇恨》,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