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推荐阅读丨《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2月4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亮相
与节气相配的多句古诗词
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传达给了全世界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小编带您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一起去探寻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及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
丛书名:“小书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读本
本书对每个节气的所处时间及气候特征、古代文献、相关民俗及农事活动等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全书语言生动流畅,既有学术的严谨,又富于趣味性与可读性,同时书中还配有大量极具民俗特色的插图,非常适合社会大众及青少年读者阅读。
精彩试读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时间段的一种表述方法。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每转一圈为一个回归年,计365天。从天文学上说,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着黄经每运行15度的时日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也就是每个月有两个节气。仔细划分,其中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节气,即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
一是中气,即每月第二个节气为中气,有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在民间流行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起源的,这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
二十四节气是有关气候、季节变化的产物,其起源必往前追溯。人类在长期的采集、渔猎实践中,要熟悉自然环境、季节变化、物候改变,以及动植物生长规律。这样才能谋取一定的生活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的东升西落,气候的寒暑变化,月亮的圆缺,物候的变化。
我国远在一万年前后就发明了农业,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又出现了南稻北粟的分野。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必须有一定的天文历法知识,在河南郑州大何村出土过一件绘有太阳纹的彩陶片,而且是十二个太阳纹,说明当时已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
商周时期已经知道一年内昼夜变化和正午太阳最高度的变化规律。春秋时期已经利用土圭测量日影长短,明确了“两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个节气。战国时期有了“四立”知识,包括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从而有了八个节气。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已经有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有15天,但每月有一个节气,有一个中气,两者交替使用,过去不能混淆,现在统称为节气。
怎么评价二十四节气呢?我们认为它有相当的科学性。
我们之所以说二十四节气比较科学,是因为我国古人比较注意观察天时对农业的影响。
这里所谓的天、天时,就是整个宇宙和地球表面的大气层。自然界中出现风、霜、雪、冷暖、晴阴等气象。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旱涝风冻则减产或无收成,从农业角度来看,天就是农业气象条件。由此可知,二十四节气正是人们对古代农业气象条件有了相当认知才制订的,所以它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久用不衰,沿用至今依然有一定生命力。
第二是掌握地力,即在大地上生长的动植物的生活规律,从中测量气候的变化。
在大自然界生长的各种植物、动物,都是有一定季节性活动规律,也就是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相反,从动植物的变化,也能看到一年内不同时间的气候变化,所以,人们把上述动植物的变化称为物候。如各地多以花信判断节气。
以花来判断节气,由来已久。清代《广群芳谱》是比较系统的花信专著,民间流传的有关谚语更多,如:“布谷布谷,种禾割麦”。“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等等。上述花信,不但反映了花卉与时令关系的自然现象,而且人们也可利用花卉现象安排农事活动。所以花信风也是一种物候,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重要来源。因此,人们习惯上都给每个月确定一种花名,比较流行的是:
正月节梅花,
二月节杏花,
三月节桃花,
四月节蔷薇,
五月节石榴,
六月节荷花,
七月节凤仙,
八月节木樨,
九月节菊花,
十月节芙蓉,
十一月节腊梅,
十二月节水仙。
第三是农业生产经验教训积累的产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懂得天文历法的人是很少的。后来颁布的历书、历谱也是供有文化的人看的,一般农民并不识文断字,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知识,绝大部分是口传的,即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传下来的,没有文字记录,全凭口传心记,也就是民间有一部口述史,它像黄河长江一样,长流不息,流传至今。